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文藻大學社會責任(USR)計畫 WENZAO USR PROJECT

banner1109_2.jpg
  • 字級大小

 

一、緣起

 

文藻社會創業研究中心團隊成員與大埔合作社的結緣,是從2014年協助西子灣教育基金會承辦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高屏澎東分署多元與培力單位所辦理的教育訓練之一「社會企業國際交流論壇」開始,陸續接觸高屏澎東農村偏鄉的多元與培力單位。2015年透過協助西子灣基金會進行「社會企業特性及育成相關資訊蒐集、彙整及分析工作」中有關「社會企業的育成實踐分析研究」產學合作研究計畫,也了解國內非營利單位轉型與經營的困難與挑戰。

 

於2016年持續協助西子灣教育基金會辦理2016年社會創業國際論壇暨工作坊,大埔合作社的專案經理鍾秋香參與論壇與農業文化工作坊,並且辦理論壇與工作坊講者國外社會創業家前往大埔合作社進行參訪交流。文藻另於2016年10月辦理新加坡社會企業參訪團行程,協助包括大埔合作社的十個社企單位十六位成員於參訪期間與新加坡社會企業育成組織Singapore Center for Social Enterprise (raiSE)與Social Innovation Park、亞洲公益創投(Asian Venture Philanthropy Network)、社企諮詢顧問公司Consulus與知名新加坡社會企業成功建立國際網絡鏈結,包括加入亞洲公益創投與新加坡企業共同推動世界公司日(World Company Day),使企業能參與社會創業、提升社會影響力等,甚至初步協助參訪成員蒐集新加坡有機稻米等農產品通路市場。

 

於後,文藻社會創業研究中心教師期望與大埔合作社合作,持續提供顧問諮詢服務以及依照社區發展需求,實質鏈結更多資源包括師生進行多元服務項目等。因此於2016年10月起,研究中心教師已將大埔合作社的發展歷程列為研究個案,並共同參與社會企業假日行銷市集及蒐集其農產品及加工食品生產製造及展售情形資料。

 

二、對焦盤點社區重要資源與需求分析

 

大埔村位於屏東縣高樹鄉中心約五分鐘車程,早期也是客家人開拓的據點之一,與美濃同屬右堆。高樹鄉因三面環水,一面背山,早期對外交通相當不便,目前雖有五座橋樑與外界連結,各行業發展相對落後,由近年屏東縣政府積極提升觀光競爭力的各種出版品介紹中也很難找到高樹鄉相關特色景點或觀光休閒建設,反而離高樹鄉附近的美濃、茂林、山地門、里港、九如與鹽埔有較知名具特色小吃、景點或其他文化觀光設施或建設。整個高樹鄉幾乎就是一大片河川沖積的肥沃平原,開車沿著台22及27線公路,可穿越高樹鄉,沿途可見的就是大片的芋頭、稻米、檸檬、鳳梨、棗子等農作物。大埔村及其他18個農村的年輕人大都離開家鄉,往大城市受教育、就業與發展。

 

2004年3月在屏東縣地方產業交流中心協助下,高樹鄉大埔村居民17人成立農特產加工製作班並命名為「青春不老隊」,首打商品為青春釀,運用在地盛產鳳梨、檸檬等產季水果,手工釀造醋飲與醃漬物。同年10月申請合作社立案,希望透過社區經濟型組織的方式,照顧農村老年人,使老年人能自給自足;並逐步打造大埔合作社成為協助高樹鄉發展農業產業的組織,期能改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活絡農村並提高農村輸出品競爭力。大埔合作社2006年至2010年申請執行多元就業方案,除原客家醃漬的產品外,也實際投入稻米生產,並於2006/2007/2010年獲選為計畫執行績優單位。2009年合作社向行政院陳情積極爭取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由農委會專款專用『莫拉克風災搶修高樹鄉大埔灌區鑿井應急灌溉工程』計畫;由農田水利處規劃發包執行, 5處引水點〈水井〉也於2010年完工啟用。2013至2016年,大埔合作社也陸續申請到農委會、屏東縣政府、客委會與勞動部培力計畫等補助案,致力於高樹鄉推動青年返鄉與客庄嬤嬤釀造工坊開發更多加工產品、生產其他農產品包括稻米與水果玉米等以及推動紅黎契作等計畫。大埔合作社13年來能以偏鄉農業社區的發展需求與鄉民的需要逐年規劃可行計畫與展現高度執行力與績效。

 

本計畫師生團隊於八個月期程期望透過參與大埔合作社社區關懷與農業行銷推廣計畫時,同時蒐集大埔合作社十幾年如何逐步凝聚社區居民共識,如何建立農產品生產與加工經營模式,並蒐集該單位實質對其利益關係人的影響與改變,即實質創造的社會價值與社會影響力。並將同時進行對高樹鄉社區資源與社區關懷與農業行銷推廣需求進行盤點,以各部門如何合作進行社會創新創業的角度切入,聚焦未來3年具體投入計畫。